跳转至

信号采样与采样定理


关于采样有两个核心的问题:1. 采样具体是如何来实现的。2. 采样后得到的信号,会不会与原来的信号不一样,换一句话说,我们能不够通过采样后的信号来完全恢复原始信号。

​ 我们来看采样具体是怎么实现的。 ​ 首先通过简单的仿真实验来进行说明,然后再通过实际的信号让大家体会这一过程。假设存在一个正弦的声波信号,频率为5Hz。我们假设采样率为200Hz,即1秒内有200个采样点,这个正弦波信号的采样点在Matlab下可以使用如下的代码生成并画图。

%% 信号的产生过程
%% 产生一个频率为5Hz、时长为1s的信号;
t = 0:1/200:1;            % 1s内200个采样点
f = 5;                    % 频率f=5Hz
y = sin(2*pi*f*t);
plot(t, y);

图. 5Hz信号时域图

​ 在上图中,我们取的采样点比较密集,因此图像看上去是一条连续的曲线,实际上是不连续的,是很多离散的采样点组成。代码中,信号频率**为5Hz,而 **采样频率200Hz,这种情况下看到的信号很正常,符合正弦信号的特点。

​ 我们再尝试另外一组参数组合。当我们将信号频率稍微做一些修改后,信号的时域图像就变成下图所示的样子:

%% 信号的产生过程
%% 产生一个频率为100Hz、时长为1s的信号;
t = 0:1/200:1;            % 1s内200个采样点
f = 100;                  % 频率f=100Hz
y = sin(2*pi*f*t);
plot(t, y);

图. 100Hz信号时域图

​ 注意,同样是正弦信号,得到的结果从上图看,已经完全不是我们想象中的正弦图像了,是一个杂乱无章的图了,大家想想看看这个是什么原因。

​ 从上面两幅信号时域图的对比中,我们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,同样是每秒200个采样点,频率不同的正弦信号所画出来的图会有完全不一样的结果。

​ 我们很自然的有几个更深入的问题:对于一个给定的连续信号,我们是否能够通过采样的方法完整的还原出原始信号?如果可以,我们到底应该要用多大的采样率来采样这个信号?

​ 这里牵涉到了信号采样中的一个重要问题,我们将这个问题更加具体、形式化地进行描述。假设信号中的频率为f(一个信号可能包含多种频率),那么应该以多大的采样频率fs对信号进行采样才合理呢?这里的“合理”是指我们通过采样后的离散信号,可以完全恢复出原本的连续信号(举例来说,从一组数据点中恢复出原始连续信号的一个数学表达式)。显然我们不可能采用无限大的采样频率,这样在计算机上无法处理,不具备实际的可操作性。采样频率的增大会带来额外的开销,实际上也非常不经济,例如会占用大量的存储空间。那么如果信号的频率为f,那么最小的采样频率fs为多少。

奈奎斯特采样定律 告诉我们,为了进行合理地采样,保证采样后的数据能够还原出原来的信号,采样后的信号包含原来信号的所有特征。采样频率必须满足fs\ge 2*ff是给定连续信号的频率。采样过程所应遵循的规律,又称取样定理、抽样定理。采样定理说明了采样频率与信号频谱之间的关系,是连续信号转换为离散信号的基本依据。

​ 如果采样率低于信号最大频率的两倍会怎样呢?我们来看一组更加有意思的例子:

%% 信号的产生过程
%% 产生一个频率为401Hz、时长为1s的信号;
t = 0:1/10000:1;    % 1s内10000个采样点
f = 401;            % 频率f=401Hz
y = sin(2*pi*f*t);
plot(t, y);

​ 这个例子中,信号是401Hz的,我们采用远大于401Hz两倍的采样率10KHz来采样。信号是如下这个样子的:

图. 401Hz信号时域图,采样率10000Hz

​ 由于在一秒内该信号有401个周期,因此上图看上去非常密集,大家可以在matlab画出的图像中使用放大功能来查看时间粒度更细的图像,从而验证每个周期都是理想的正弦波信号。

如果我们把采样率换成比401Hz稍大一点的402Hz,使用代码如下:

%% 信号的产生过程
%% 产生一个频率为401Hz、时长为1s的信号;
t = 0:1/402:1;    % 1s内402个采样点
f = 401;          % 频率f=401Hz
y = sin(2*pi*f*t);
plot(t, y);

图. 401Hz信号时域图,采样率402Hz

我们得到的结果是跟上面这个图一样,上图看上去也是一个理想的正弦波信号,但很明显跟原始的401Hz的信号是不一样的。仔细观察横轴的时间刻度可以发现,这是一个频率为1Hz的正弦波。

​当采样率无法满足采样定律的要求时,就称发生了**混叠现象**。而为什么会导致最后的频率为1Hz,大家也可以再思考一下,跟401Hz的信号频率和402Hz的采样率有什么联系。用于演示混叠现象的经典例子之一是所谓的“车轮效应”。在影片里当马车越走越快时,马车车轮似乎越走越慢,之后甚至朝反方向旋转,为什么?

思考 1. 假设要将最大频率为8KHz的歌曲信号转成数字信号,需要的采样率至少是多少? 2. 为什么用402Hz的采样率去采样401Hz的信号,会得到1Hz的正弦信号? 3. 一般地,如果原始信号频率为f,采样频率fs满足f < fs < 2*f,那么采样后(混叠后)的信号频率将会是多少?这样会对通信产生什么影响?

参考资料和文献

  1. 《古今数学思想(第三册)》第28章

  2. 《信号与系统(第二版)》第3、4、5章

  3. 《离散时间信号处理(第三版)》第7章